洛阳周公文化研究会 +收藏:http://zgyjh.orgcc.com
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洛阳周公庙建筑形制
2009-11-24    浏览(702)    作者:洛阳周公研究会    

周公庙是洛阳市现存保护较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,始建隋末唐初(公元618年),明嘉靖四年(公元1525年)又在旧址重建。以后历朝累代又多次修葺。现存的一组古建筑大体保持旧制,座北面南,原为四进院落。因“元圣殿”六十年代被毁,现为三进。取中轴对称,布局严整,依中轴由前到后依次为正南门、定鼎堂、三殿(礼乐堂)、三殿(先祖堂)及东西廊房,占地4906平方米,其中古建筑占地664平方米。正南门为1991年所建九脊单檐歇山式,正门一间及悬山式东西耳房各一间,南门正脊高8.2m,台基0.45m,角科斗拱,牛口宽10厘米,角梁取递角梁,引角梁与抹角梁搭接,东西耳房斗口上置瓜拱、云头,两侧为3米高正方形钟、鼓楼台基,圆窗厚墙。

1、大殿(定鼎堂):定鼎堂为庙内建筑年代最为久远。面阔五间,进深三间,单檐歇山顶,青筒瓦覆顶、绿琉璃瓦剪边,龙风脊饰,大殿四角飞檐起翘、拓展伸张、比例匀称。正门走马板上方悬挂民国二十一年戴季陶所题“定鼎堂”巨匾。

定鼎堂正脊高12.9米,平面呈长方形。龙凤脊饰,正脊两端饰以吻兽,垂脊饰云纹和牡丹纹脊饰,下端饰以狮子走兽,上乘一人,头戴螺形小毡帽,身穿长袍,腰束带,两臂前曲,一手作控缰状,另一手托元宝。戗脊纹样皆同垂脊,并在下端装置一狮子走兽;外段(挑角部分)上饰蹲兽、禽鸟、仙人各一个;仔角梁头挂一龙首套兽。

歇山山面有三悬垂鱼,其中两侧小悬鱼上端均作圆形,其上分别墨书日月二字。大概寓意阴阳。外檐斗拱:柱头科,平身科凡十二攒,每攒均作五  双下昂斗拱。角科:四角相同,作五  重昂斗拱。内檐斗拱:前后檐之角科、柱斗科、平身科凡十二攒,皆为五重翘斗拱。山面平身科则很不同,其上昂为真昂作法,这在此殿中,殊为重要。内檐斗拱及梁架的彩绘,均饰灰底,且用白线勾勒,很有河南地方特色。

定鼎堂后檐墙与左右山墙墙体下部均用方体大石块砌成,石块一般长0.65米、宽0.63米,厚0.47米;以上用小砖错缝平砌,以至于檐枋,墙厚达1.05米。殿堂正面,为隔扇门,其花心为斜格式,裙版纹样作“凸”字形博古图。隔扇门上有四块走马板,其上饰以变形菊花相间纹样。

殿堂构架为叠梁式,即七檩前后廊式。共有二十六根木柱,前后檐柱各四根,金柱八根,柱高7.4米、柱径0.6~0.65米。角柱四根,山柱六根,每根均有砍杀。柱顶石基座作方形,上部略凸起作圆形。有梁架六缝,每缝均有五架梁,三架梁和瓜柱所组成。有檩三十五根。脊檩、上金檩、老檐檩下均有垫板和枋。檐柱与老檐之间均用抱头梁和穿插枋连属,檐檩下亦有垫板和枋。

殿堂台基略高出地面,台基高1.05米,散水周围用青石条包砌。堂前原有月台,上设汉白玉石钩栏,惜今已无存。

2、二殿(礼乐堂):位于定鼎堂之后,三殿之前。面阔五间,进深二间。作硬山式,上覆灰瓦,正脊两端饰吻兽,四垂脊上皆饰有走兽、仙人等。该殿内架作叠梁五檩前出廊式。有木柱凡12根,均有砍杀。柱顶石基座为方形,上部为圆形。抱头梁朝外一端饰龙首。台基高0.79米,前有小月台,高0.70米,均用青砖包边。月台前筑有小台阶。殿墙厚0.47米。正南面为隔扇门和棱子窗。

3、三殿(先祖堂):位于二殿之后,面阔五间,进深两间。作硬山式,上覆灰瓦,正脊、垂脊均有正吻和走兽、仙人。该殿构架亦作叠梁五檩前出廊式。共有木柱十八根,均有砍杀。柱顶石基座为方形,上部为圆形。抱头梁朝外一端饰龙首。台基高0.81米,前砌一小台阶。殿墙厚0.50米,正南面为隔扇门和棱子窗。

4、东廊房:位于二殿和三殿之间。面阔五间,进深一间,硬山式五檩叠梁式建筑,带檐廊,正脊高6.15米。

洛阳周公庙在全国现存三大周公庙(另有陕西岐山周公庙、山东曲阜周公庙)中,是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。由于周公营建并长期镇守洛邑,因此洛阳周公庙则被誉为正宗的周公祠庙。该庙的建立,尽管最初在于假周公之灵,为王世充作祈祷、佑助争战之用,但因周公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军事家和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者,以及被历代仕人效法的忠良楷模,所以周公庙后来又具有兴教化,传礼乐的作用。周公庙古建群,座北面南,按中轴线并呈四进院落,错落有序。整体建筑以定鼎堂为中心,反映出“居中为尊”的传统思想,布局严谨,最后一进院落东西廊庑与三殿围成四合之院,合理紧凑。庙内柏树参天、槐杨茂盛,更显庭院幽深。

标签:周公庙,建筑

^_^ 人喜欢

关注TA

给TA留言

扫描二维码进入
手机官方网站